经过昨天的悲催折腾后,无奈选择放弃。
今天来装回官方推荐的操作系统Raspbian,即使它只支持32位。
下载&安装
官方下载页面在。
官方提供三个版本:
-
桌面和命令行
-
桌面
-
精简
相比Ubuntu,Raspbian的桌面版负载低很多,所以这里选择桌面和命令行的完整版本。
准确的说应该是四个,还有一个为PC和Mac的版本,但这个和树莓派硬件无关。
接下来进行系统镜像烧录,这里使用树莓派的官方烧录工具:Raspberry Pi Imager。
下载页面在。
按自己当前使用的平台选择即可。
不要问我为啥官方烧录工具要去Ubuntu官网下。
烧录系统镜像。
-
插入SD卡或读卡器。
-
点击CHOOSE选择CUSTOM,然后选择刚才下好的镜像。
-
点击STORAGE确认SD卡所在盘符。
-
点击WRITE进行烧录。
烧录工具可以选自己喜欢的,但我试了后发现官方烧录速度明显快很多,而且烧录完后会自动效验系统完整性。
整个烧录过程大概十分钟左右,视电脑性能而定,如果觉得难熬的可以打一盘游戏。
烧录会让SD卡原有数据丢失,请做好备份。
烧录好系统后不要忙着拔除SD卡,为了方便安装,还需要额外做一些工作。
如果已经识别不到SD卡盘符,重新插拔即可。
在boot盘符下创建一个空文件ssh,这样树莓派开机后就会自动启用ssh。
此外还可以用类似的方式在开机后自动连接WIFI,因为我家路由器老旧,树莓派连接不上,所以这里就不做过多介绍,有类似需求的可以阅读。
现在拔下SD卡启动树莓派。
配置
启动后我们需要使用SSH进行连接,这样操作方便。
在连接之前我们要先查看树莓派的IP。
这里使用的工具是。这是一款强大的网络安全工具,但这里只使用它来查看树莓派IP。
安装后在Tings界面点击Scan就能查看到树莓派的IP。
下面通过SSH进行连接,这里我的WindowsTerminal出了点小问题,直接使用Xshell。
连接树莓派用XShell4是完全可以的,如果想下载可以看。
基本配置
树莓派的很多配置都可以通过一个命令行下的图形菜单进行设置:
sudo raspi-config
先修改密码:system options>password
再开启VNC:interface options>VNC
设置显存大小:performance options>GPU Memory
我发现如果通过远程SSH的方式设置,显存设置有bug,不能很好修改,这里通过用VNC连接的方式修改。
如果你还不了解VNC,可以阅读。
软件源
退出SSH下的图形化设置界面,修改软件源。
cd /etc/apt
sudo cp sources.list sources.list.bak
sudo cp sources.list.d/raspi.list sources.list.d/raspi.list.bak
sudo nano sources.list
内容参考:
#deb http://raspbian.raspberrypi.org/raspbian/ buster main contrib non-free rpi
deb http://mirrors.tuna.tsinghua.edu.cn/raspbian/raspbian/ buster main contrib non-free rpi
# Uncomment line below then 'apt-get update' to enable 'apt-get source'
#deb-src http://raspbian.raspberrypi.org/raspbian/ buster main contrib non-free rpi
deb-src http://mirrors.tuna.tsinghua.edu.cn/raspbian/raspbian/ buster main contrib non-free rpi
这里使用的是清华源。
buster
为当前Raspbian系统版本代号,注意新添加的源要与之前默认的版本代号一致。
deb-src
为源码仓库,默认是没有开启的,是安装软件的备用选项,这里添加不添加都可以。
除了软件源,还需要修改系统源:
sudo nano sources.list.d/raspi.list
参考内容:
#deb http://archive.raspberrypi.org/debian/ buster main
deb http://mirrors.ustc.edu.cn/archive.raspberrypi.org/debian/ buster main
# Uncomment line below then 'apt-get update' to enable 'apt-get source'
#deb-src http://archive.raspberrypi.org/debian/ buster main
注意事项同软件源。
不清楚为啥在网上看到的一篇配置里最后加了参数ui,这里还是和原本内容保持一致,不加。
其余配置
剩下的设置部分通过用VNC连接后用欢迎引导程序完成。
设置地区:
之后就是一路next,没啥好说的。
最后一步是更新软件,在这之前最好已经修改好了国内源,否则会很慢。
引导程序执行完毕后按要求重启。
静态IP
添加静态IP:
sudo nano /etc/dhcpcd.conf
添加:
interface eth0
static ip_address=192.168.1.111/24
static routers=192.168.1.1
static domain_name_servers=114.114.114.114
如果是通过WIFI连接,相关设置并不在这里,当然也可以通过将eth0改为wlan0的方式在这里配置生效,但是不推荐。
重启:
sudo reboot
更新软件:
sudo apt update
sudo apt upgrade
挂载移动硬盘
查看硬盘信息:
df -h
挂载:
sudo mkdir /mnt/newman_disk/ sudo umount /dev/sda1 sudo mount /dev/sda1 /mnt/newman_disk/ sudo chmod 777 /mnt/newman_disk/
查看UUID:
sudo blkid
修改fstab:
sudo nano /etc/fstab
参考信息:
UUID=1837D6D4A2FF848C /mnt/newman_disk ntfs defaults 0 0
安装kodi
安装kodi的详细信息和注意事项可以参考官方社区的文章。
目前官方软件源中的kodi版本很老,似乎是18.6,最新版kodi版本为19.1。如果想安装新版本,可以参考,但新版本是无法完美支持树莓派硬件的,比如无法解码H.265视频(原因是树莓派的GPU不是开源的,无法调用树莓派的图形硬件加速)。
sudo apt install kodi
sudo apt install kodi-pvr-iptvsimple
进入kodi进行设置。
树莓派不像Ubuntu,打开kodi后VNC连接并不能映射桌面,可能是机制不同。所以要辛苦点,使用键盘鼠标。
设置时候先在服务中打开远程连接,用手机客户端连接上进行设置,这样方便一点。
修改设置时候先修改字体再修改语言为中文,否则会乱码。
在图像中修改分辨率适应电视,否则边缘会显示不全。
如果在媒体中选择移动硬盘内容的时候显示不了,重启后再试。
设置kodi开机自启:
sudo tee -a /lib/systemd/system/kodi.service <<_EOF_
[Unit]
Description = Kodi Media Center
After = remote-fs.target network-online.target
Wants = network-online.target
[Service]
User = pi
Group = pi
Type = simple
ExecStart = /usr/bin/kodi-standalone
Restart = on-abort
RestartSec = 5
[Install]
WantedBy = multi-user.target
_EOF_
然后设置服务自动启动:
root@raspberrypi:~# systemctl daemon-reload
root@raspberrypi:~# systemctl enable kodi
Created symlink /etc/systemd/system/multi-user.target.wants/kodi.service → /lib/systemd/system/kodi.service.
root@raspberrypi:~# systemctl status kodi
● kodi.service - Kodi Media Center
Loaded: loaded (/lib/systemd/system/kodi.service; enabled; vendor preset: enabled)
Active: inactive (dead)
也可以使用下面的方式,不过不推荐:
mkdir ~/.config/autostart
cp /usr/share/applications/kodi.desktop ~/.config/autostart/kodi.desktop
kodi配套的安卓遥控器kore的相关获取途径:
-
所有版本的apk包下载页面:http://mirrors.kodi.tv/tools/kore/releases/
kore和kodi版本是配套的,比如老版本的kore可能在遥控新版本kodi时会出现问题,如果是使用的老版本kodi,效果未知,可以试一下多个版本的kore。
安装smba
sudo apt-get update
sudo apt-get install samba samba-common-bin
修改配置文件:
sudo nano /etc/samba/smb.conf
将Share Definitions部分中的[homes] read only = yes ,修改为no。
可以使用CTRL+W进行快速搜索。
在结尾添加:
[MyShare]
# 共享文件夹说明
comment = My Public Storage
# 共享文件夹目录
path = /mnt/newman_disk
# 可被其他人看到资源名称(非内容)
browseable = yes
# 可写
writable = yes
# 新建文件的权限为 777
create mask = 0777
# 新建目录的权限为 775
directory mask = 0777
# guest访问,无需密码
guest ok = yes
给pi用户添加smb密码:
sudo smbpasswd -a pi
重启共享服务:
sudo /etc/init.d/smbd restart
sudo /etc/init.d/nmbd restart
现在在PC的资源管理器中就直接访问树莓派挂载的移动硬盘数据了:
为了使用方便,还可以在文件夹上右键选择映射网络驱动器,这样就可以像本地磁盘一样使用。
安装qb
本来打算安装qBittorrentEE的,尝试了一番发现有很多坑,编译工具版本过低,还需要编译编译工具...有精力再折腾吧,先继续使用普通版。
sudo apt install qbittorrent-nox
设置开机自启动:
sudo nano /etc/rc.local
参考内容:
#!/bin/sh -e
#
# rc.local
#
# This script is executed at the end of each multiuser runlevel.
# Make sure that the script will "exit 0" on success or any other
# value on error.
#
# In order to enable or disable this script just change the execution
# bits.
#
# By default this script does nothing.
# Print the IP address
_IP=$(hostname -I) || true
if [ "$_IP" ]; then
printf "My IP address is %s\n" "$_IP"
fi
sudo qbittorrent-nox --webui-port=8070 -d
exit 0
重启。
通过http://192.168.1.111:8070/
可以登录,默认帐号是admin
,默认密码是adminadmin
。
可以通过来获取tracker并添加以提高下载速度。
好了,树莓派崭新如初,整个过程大约三小时左右,有时间我会备份一下...
文章评论